汕尾陆河县简介

2024-12-27

一、引言

当人们提及汕尾,脑海中往往首先浮现的是红海湾畔的旖旎风光与澎湃海浪,然而,汕尾市的陆河县,却宛如一颗隐匿在山水之间的明珠,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初次听闻陆河,这个名字便带着几分质朴与神秘,让人不禁好奇,这片土地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与风情?它既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又展现出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从传统建筑到民俗节庆,无一不彰显着客家人的智慧与热情。跟随我的脚步,一同探寻陆河的奥秘吧。

二、陆河溯源:历史的脉络

陆河之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留下了诸多岁月的辙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便是百越之地,原住民们依山水而居,以渔猎、采集为生,在这片自然的怀抱中开启了最初的文明篇章。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秦平定南越后在岭南设置郡县,陆河地域被纳入南海郡博罗县的管辖范畴,自此开启了与中原政权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朝代的更迭,陆河的归属也不断变化。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秦平南越后始置海丰县,陆河地域成为海丰县的一部分。此后历经数朝,虽行政划分时有调整,但大体都在周边郡县的统辖之下。直至清雍正九年(1731 年),析海丰之吉康、坊廊、石帆三都置陆丰县,陆河地区转而隶属陆丰。

时光流转到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陆河先后隶属东江专署、粤东行署、惠阳专署、汕头专署、惠阳地区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地区的建设付出诸多努力。直到 1988 年 1 月 7 日,这是陆河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经国务院批准,陆河县正式从陆丰县分出,以陆丰县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 8 个乡镇及吉康林场的行政区域为陆河县行政区域,隶属于汕尾市。同年 3 月 29 日,陆河县正式挂牌成立,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陆河踏上了独立发展、书写自身辉煌的征程。

三、人口拼图:陆河人的生活群像

截至 2022 年末,陆河县常住人口 24.89 万人,户籍人口 35.56 万人,这片土地承载着众多家庭的生活梦想与奋斗足迹。县域下辖河田、水唇、东坑、螺溪、南万、上护、河口、新田 8 个镇以及 1 个国有林场,各镇如同繁星般散布,共同勾勒出陆河的人文地理风貌。

河田镇作为陆河县的中心镇,常住人口最多,约 8.77 万人(六普数据),这里商贸繁荣、人文荟萃,是县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漫步在河田的街头巷尾,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传统的客家店铺与现代的商业设施交织,老人坐在门口话家常,孩童在巷子里嬉笑奔跑,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市井图。河口镇以 4.73 万常住人口(六普数据)位居前列,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区域交通枢纽与物资集散地,每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见证着陆河与外界交流的频繁。

陆河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客家风情浓郁醇厚。走进村落,传统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围龙屋”“走马楼” 等建筑形式承载着家族聚居的历史,黑瓦白墙、木雕石刻,处处彰显着先辈们精湛的技艺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在语言上,陆河客家话软糯婉转,保留着诸多古汉语的韵味,人们日常交流中,一声 “涯”(我)、一句 “食朝”(吃早饭),尽显客家特色。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河田高景” 堪称一绝,每逢佳节,高达十几米的景架上街巡游,景台上装扮精美的孩童演绎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底下众人抬杆、护景,热闹非凡;“东坑地景” 则以其独特的地面巡游、实景造型,展现田园生活、民间趣事,引得观者如潮,笑声不断,这些民俗如同纽带,串起陆河客家人的乡愁与传承。

四、自然瑰宝:陆河的山水画卷

(一)山水相依的生态奇观

陆河,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魅力。县域内北靠莲花山脉,这道雄伟的天然屏障,仿若一条巨龙横卧,其山峰峻峭、云雾缭绕,最高峰海拔超千米,山间怪石嶙峋,珍稀动植物隐匿其中,为陆河撑起一片生态的苍穹。山脉走势由北向南倾斜,恰似大自然精心勾勒的脉络,引导着山水的流向与布局。

螺河,作为陆河的母亲河,蜿蜒贯穿县域,恰似一条灵动的玉带,串联起两岸的生机。它发源于北部山区,河水澄澈,潺潺流淌,一路滋养着广袤的土地,孕育出丰富的水产资源,沿岸稻香四溢,村落错落有致,是陆河人世代繁衍的生命摇篮。除螺河外,还有众多溪流纵横交错,它们源自山间清泉,汇聚成涓涓细流,穿梭于密林、田野之间,为整个县域带来灵动的气息。

得益于北回归线横贯县境,陆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温润宜人。年均气温 23℃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仿佛四季都被大自然温柔以待。充足的日照,让万物蓬勃生长;充沛的雨量,年均降雨量达 2000 毫米以上,为山林植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使得森林覆盖率高达 70% 以上,县域内绿意盎然,空气清新得仿若被大自然精心过滤,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一次呼吸都如同在与大自然亲密相拥,是当之无愧的 “天然氧吧”。

(二)四季流转的诗意景致

春临陆河,仿若一场盛大的花事拉开帷幕。在水唇镇螺洞村的世外梅园,漫山遍野的青梅树在春风的轻抚下,绽放出洁白如雪的花朵,十万亩梅林连成一片花海,暗香浮动,吸引着无数游客与蜜蜂纷至沓来。漫步梅林间,花瓣如雪般飘落肩头,脚下绿草如茵,偶尔还有几株粉色桃花、金黄油菜花点缀其中,宛如误入世外桃源,美得如梦似幻。

夏日炎炎,陆河的山间却藏着丝丝清凉。螺溪镇的白水寨瀑布,恰似银河落九天,水流从百米高空飞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层层水花,如烟如雾。瀑布周边绿树成荫,漫步其间,耳畔是轰鸣的水声,肌肤感受着水汽的轻抚,燥热瞬间消散。南万镇的红椎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木参天,椎林繁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林下溪水潺潺,是避暑、探秘自然的绝佳去处。

秋意渐浓时,陆河的山峦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东坑镇的共光梅园,青梅树叶由绿转黄、泛红,层层叠叠,五彩斑斓,与古朴的客家村落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诗意的田园秋景图。山间的野果也纷纷成熟,山楂、山稔挂满枝头,引得孩童们欢呼雀跃,穿梭林间采摘,童趣四溢。

寒冬腊月,陆河却不见萧瑟。河口镇的北中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 40℃-50℃,富含多种矿物质,寒冬里,人们纷纷前来泡汤,雾气氤氲中,洗去一年的疲惫。温泉周边山峦起伏,泡汤之余,还能欣赏山间的冬日景致,暖阳洒下,倍感温暖惬意,仿若置身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五、旅游华章:陆河的必游打卡地

(一)古韵悠悠的历史遗迹

陆河的历史遗迹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观天寺,这座隐匿于观天嶂的佛门圣地,主峰海拔约 860 米,有 “离天三尺,离水万丈” 的磅礴气势。它始建于元朝,前身是 “清霞洞”,历经岁月沧桑,虽曾遭破坏,但在信众与热心人士的努力下,于 2019 年一期建设竣工,重现恢弘。寺庙按唐宋风格打造,主殿、配殿、钟鼓楼等 8 栋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韵。置身其中,香烟袅袅,梵音阵阵,仿若尘世喧嚣皆被隔绝。登顶眺望,山川壮丽,云海翻腾,令人心生敬畏,感悟自然与佛法的交融。

“九厅十八井”,位于河田镇宝山桐树下村,是陆河客家建筑的杰出典范。由彭氏十四世祖腾辉公于清道光年间兴建,大屋坐北朝南,气派非凡。所谓 “九厅”,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 则包含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厅井布局科学,各有用途。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接客会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家族聚居其中,秩序井然。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三合土” 地面坚实,中轴线对称,庭院深深,彰显着中原文化传承与岭南特色融合的智慧,踏入其中,仿佛能看到昔日家族兴盛、人丁兴旺的场景。

(二)鬼斧神工的自然名胜

白水寨瀑布,无疑是陆河自然胜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螺溪镇南和村,距螺溪 —— 五华公路 2 公里处。溪水从淘金坑奔腾而出,直落两级石阶,落差近 200 米,气势如虹。远远望去,瀑布如银河倒挂,水花飞溅,如烟似雾,在阳光折射下,幻化成七彩霓虹,美不胜收。周边山峦叠翠,古木参天,沿着登山步道拾级而上,一路清风拂面,鸟语花香。途中设有多个观瀑平台,角度各异,让游客得以全方位领略瀑布的壮美。在 1425 级的赏瀑台,瀑布轰鸣声震耳欲聋,水流似万马奔腾,呼啸而下;而 2199 级的亲瀑台,则能让人近距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水汽扑面而来,清凉透彻,身心为之一振。

黄布寨瀑布,深藏于南万镇的幽幽山谷之中,恰似一条灵动的白练穿梭在山林之间。相较于白水寨瀑布的豪迈奔放,黄布寨瀑布多了几分灵动与婉约。瀑布从高处缓缓洒落,水流细腻,撞击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如珠玉般滚落。瀑布下方形成一泓清澈见底的水潭,潭水倒映着周边的绿树青山,仿若一幅水墨丹青。夏季,这里是避暑的绝佳去处,游客们可以在水潭边嬉戏玩水,感受大自然赋予的清凉;秋季,山林被染成五彩斑斓,瀑布与红叶相互映衬,宛如童话世界,吸引着摄影爱好者们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三)活力四溢的乡村新貌

世外梅园景区,坐落于水唇镇螺洞村,这里是青梅的海洋,也是乡村旅游的活力典范。全村种植青梅超 10 万亩,每逢大寒前后,漫山遍野的梅花竞相绽放,洁白如雪,暗香浮动,仿若人间仙境。近年来,景区发展蒸蒸日上,先后荣获 “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等诸多荣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景区厕所一应俱全,人文客栈、农家乐、民宿林立,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漫步在景区内,除了赏梅,还有诸多趣味项目。沿着梅园栈道前行,穿梭于梅林之间,既能欣赏不同风格的梅林美景,又能途径娃娃鱼生态河、野鸭基地、兔兔欢乐园,与大自然的精灵们亲密接触。此外,景区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洞木偶戏精彩上演,提线木偶活灵活现,演绎着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游客们还能参与 “旅游 + 青梅采摘体验”“旅游 + 手工传统长寿面线制作体验”“旅游 + 擂茶制作” 等活动,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带走满满的回忆。

六、舌尖诱惑:陆河的美食宝藏

(一)青梅:酸甜滋味,产业明珠

陆河作为 “中国青梅之乡”,青梅产业无疑是当地农业的璀璨明珠。陆河青梅,果大、肉厚、酸度适中,品质上乘,品种主要有青竹梅、白粉梅、黄梅等。其果实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绝佳的生理性碱性天然食品。这里的青梅种植历史长达 2900 多年,目前种植面积约 12.3 万亩,年产量约 2.5 万吨,螺洞世外梅园、共光梅园、石塔梅园等产区闻名遐迩。

初夏时节,青梅挂满枝头,色佳肉脆,正是加工的黄金时段。陆河青梅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当地知名企业众多,如陆河国泰青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青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集青梅生产种植、加工收储、科技创新、物流集散、电商销售以及休闲旅游于一体;还有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青梅收购加工厂规模宏大,工人加班加点,日均入池腌制青梅达 200 吨。众多品牌应运而生,“老德头”“山浦田”“一夫田”“清绿” 等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涵盖奇味梅、干湿梅、话梅、蜜汁梅、梅汁、梅酒、梅醋、梅酱、梅精、梅粉等,满足多样需求。

青梅在陆河人的餐桌上更是常客,常见的吃法有青梅酒、咸梅、酸梅酱等。青梅酒,将青梅洗净晾干,按酒:梅子:糖 1:1:0.5/0.6 的比例加入冰糖,倒入白酒密封,3 个月后即可享用,果香与酒香交织,醇厚醉人;咸梅,盐水浸泡后的青梅晾干,按梅子:盐 2:1.5 的比例铺一层青梅撒一层盐,密封晃匀,4 个月后腌好,蒸鱼去腥、炖肉解腻,效果奇佳;酸梅酱,盐水浸梅后冷水下锅,放盐煮至沸腾转小火 5 分钟,捞出冷却、去核捣泥,与糖一起大火煮至沸腾再转小火熬稠,搭配面包,开启美味一天。这些吃法不仅美味,还蕴含着陆河人的生活智慧与对青梅的深厚情感。

(二)主食:米香四溢,多元融合

陆河擂茶,这道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饮料,亦是主食中的经典。制作擂茶的用具颇为讲究,擂持多选用一握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 2 - 4 尺不等,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擂钵则是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呈倒圆台状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原料丰富多样,包含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还会加入青草药,茶叶常采用老茶树叶或诸如山梨叶、大青叶、雪薯叶等十余种野生植物嫩叶,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制成,随季节不同加入相应青草药,如春夏用艾叶、薄荷等。

制作时,坐姿操作,左手协助或用双腿夹擂钵,右手握擂持,沿内壁圆周频频擂转,将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滚水,撒上碎葱,一钵香气四溢的擂茶便大功告成。擂茶不仅可清饮,搭配炒米更是一绝,客家人过春节常用米茶、米呈茶招待客人。而每天中午的客家饭茶更是特色,米煮熟连汤带饭倒入预先擂好的茶叶浆,搅匀后再炒上芥兰菜、虾仁、鱿鱼、香菇等食材,饭菜交融,茶香四溢,营养丰富,让人唇齿留香,成为陆河人餐桌上的温馨日常。

客家捆粄,作为备受青睐的客家小吃,在陆河的街头巷尾散发着诱人香气。捆粄的名称饶有趣味,制作过程恰似 “捆” 字那般形象。先用蒸炉蒸出一层薄薄的粄皮,四方形的粄皮切细便是粄条,其质地薄如蝉翼,入口即化。随后将炒熟的馅料,如咸菜、猪肉、香芋、玉米、南瓜、菜脯、韭菜、豆干、白萝卜、竹笋、土豆丝等(每种馅料多配有瘦猪肉末)放进粿皮里面,两边对折再卷起来,现包现吃。在陆河的捆粄店,蒸炉热气腾腾,老板熟练地切分粄皮、舀入馅料、快速 “捆绑”,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份捆粄通常有四个,价格实惠,顾客可依喜好选择馅料,咬上一口,粄皮绵软,馅料醇香,无论是韭菜的清香、豆腐干的醇厚,还是其他馅料的独特风味,都让人欲罢不能,成为陆河人早餐、主食的优选。

(三)菜肴:咸香醇厚,回味无穷

咸菜焖猪肉,堪称陆河家常菜中的经典之作,承载着无数陆河人的家乡记忆。这道菜选用陆河本地腌制的咸菜,其咸香风味独特,是岁月与烟火交织的味道。猪肉则多选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烹饪时,先将五花肉下锅煸炒,待油脂渗出、表面金黄,捞出备用。锅中留底油,放入切碎的咸菜爆炒,激发出咸香,随后加入炒过的五花肉,倒入适量开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焖。在焖煮过程中,咸菜的咸香逐渐渗透到猪肉的每一丝纤维中,猪肉的油脂又润泽了咸菜,二者相互交融。待汤汁浓稠,一道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咸菜焖猪肉便出锅了。夹起一块,猪肉软烂,入口即化,咸香中带着回甘;咸菜爽脆,咸度恰到好处,下饭堪称一绝,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日常饮食,都必不可少。

菜茶,这道特色菜肴在陆河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节庆、宴请时备受欢迎。它看似普通,却蕴含着陆河人的生活智慧与对美食的独特理解。菜茶的食材极为丰富,以鲜嫩的蔬菜为主,如菠菜、生菜、芹菜、白菜等,还配有虾仁、鱿鱼、香菇、肉丁、花生、芝麻等食材,色彩斑斓,营养均衡。制作时,先将蔬菜洗净、切碎,炒熟备用;虾仁、鱿鱼、香菇等干货泡发后切丁,与肉丁一同炒制,加入调料提鲜。而后将炒好的蔬菜与干货混合,撒上花生、芝麻,冲入用猪骨、虾壳等熬制的高汤,瞬间香气四溢。食用时,配上炒米、花生米、芝麻等,口感层次分明,既有蔬菜的清爽、干货的鲜美,又有炒米的香脆,一口下去,暖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是陆河人心中最温暖的家乡味道。

七、结语

陆河,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洋溢着鲜活民俗、镶嵌着绝美山水、满溢着诱人美食的土地,宛如一部常读常新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与风情。从岁月深处走来,它带着百越的古韵、客家的坚韧,在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塑造出独有的气质。

如今的陆河,正以开放包容之姿,欢迎八方来客。无论你是渴望逃离都市喧嚣、投身自然怀抱的旅人,还是热衷于探寻历史、品味文化的行者,亦或是追求地道风味、舌尖奢享的老饕,陆河都能一一满足。踏上这片土地,你定会沉醉于它的美,不舍离去,而陆河也将在新征程中,续写传奇,绽放光芒,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