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汕尾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567号
2025-04-08
在广东东南沿海,有一座低调而迷人的城市 —— 汕尾 。它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静静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却常常被众多旅行者所忽视,实在是旅游界的一大憾事。汕尾拥有长达 455 公里的海岸线 ,大小岛屿 881 个,山海风光美不胜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 “百岛十滩九湾” 之城。这里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 ,等待着每一位热爱旅行的人前来探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汕尾,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领略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
红海湾,有 “中国观浪第一湾” 的美誉,是汕尾最具代表性的海滨景区 。它地处遮浪半岛南部 ,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的奇特景观。站在半岛上,你会惊讶地发现,一侧是波涛汹涌、巨浪排空,海浪如万马奔腾般咆哮着冲向岸边,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而另一侧则是风平浪静,海面一碧万顷,波光粼粼,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红海湾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这里不仅是观海的绝佳之地,更是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天堂。长达 72 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沙滩连绵,沿岸礁岩多姿 ,为开展各种水上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你可以驾驶着水上摩托,在海面上风驰电掣,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踏上帆板,乘风破浪,与海风和海浪来一场亲密接触;还可以穿上潜水装备,潜入海底,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欣赏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自由自在的海洋生物 。此外,红海湾还拥有全国重点天然海水浴场,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是享受阳光沙滩、进行海水浴的理想场所 。
红海湾还是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岸边激浪》《和平年代》《澎湃》等 20 多部影视作品都曾在这里留下过精彩的画面 。漫步在沙滩上,或许你还能找到那些熟悉的场景,感受电影中的浪漫与激情 。
金厢银滩,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碣石湾畔 。它是汕尾八景之一,以其 “神、海、沙、石” 兼备的独特景观而闻名遐迩,被誉为 “粤东旅游黄金海岸” 。
这里的沙滩呈 S 型,长达 8 公里,沙质细软白净,踩在上面,仿佛踩在柔软的棉花上,细腻而又舒适 。海水清澈透明,无污染、无海泥,坡缓浪少,是粤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海泳浴场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畅游在大海的怀抱中,享受海水带来的清凉与惬意;也可以躺在沙滩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着海风的轻抚,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
除了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金厢银滩还有着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海边的礁石形状各异,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温顺可爱的绵羊,有的像威武霸气的狮子,每一块礁石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而遍布在沙滩周围的古今名人摩崖石刻,更是为这片海滩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其中,著名的 “镇海石”“观涛”“真趣” 等石刻,字体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周恩来抢渡碣石湾的纪念碑和著名书画家赖少其题刻的 “龙石”,则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此外,还有历史悠久的古迹 “水月宫” 和古官道,让你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当地的历史文化 。
风车岛,原名施公寮半岛,位于汕尾市城区遮浪街道,是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伸入海的一个半岛 。因岛上拥有众多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海边的山坡上,与湛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翠绿的草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因此被人们称为 “风车岛” 。
当你踏上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排排高大洁白的风车,它们如同巨人一般,静静地矗立在海边,随风转动着巨大的叶片 。海风呼啸而过,风车发出 “呼呼” 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雄浑的交响曲 。站在风车下,仰望这些庞然大物,你会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会被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撼 。
沿着海岸线漫步,脚下是柔软细腻的沙滩,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发出悦耳的声音 。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享受阳光沙滩,感受大海的辽阔与壮美;也可以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让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 。
风车岛还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随便一拍都是大片 。无论是日出日落时分,还是蓝天白云之下,风车岛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风车和海面上,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金黄色,如梦如幻;当夕阳西下,余晖将天空和大海染成了橙红色,风车在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宁静而美丽 。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位于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南路中段 ,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 ,总占地面积 2.2 万平方米 ,有着 “东方小莫斯科” 的美誉 。这里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一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精神丰碑 。
红宫原为明代学宫,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特色 。大成殿是红宫的主体结构,重檐歇山顶,屋内置五柱斗式梁架,有瓜柱、插枋、雀替等装饰其上 ,显得庄重而华丽。1927 年 11 月 18 日至 21 日,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成立了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 “没收土地案” 等八项政治纲领 。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覆盖墙壁,代表红色政权,因此学宫改称 “红宫” 。此后,革命政权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红宫成为了海陆丰革命的核心地带 。走进红宫,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墙上照大革命时期原样贴有 “打倒军阀”“工农兵团结起来”“苏维埃政权万岁” 等标语 ,室内摆着长凳,主席台居上首,上覆红布,按大革命时期的原貌布置 。两厢配殿现保存许多革命文物,如日文教科书、海丰县总工会印戳、彭湃的题词、中国共产党党旗、留声机等 ,这些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让人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
红场西面与红宫相邻,原名 “东仓埔” 。1927 年 11 月 21 日,彭湃指示在此兴建红场,用以举行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 。经过连续 10 昼夜突击施工,兴建了红台和红场大门 。大门门额上浮塑 “红场” 两个大字,为彭湃手书,两边浮塑 “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 的对联 ,气势磅礴,彰显着革命的决心 。红场中央设有传声台,1927 年 12 月 1 日,5 万多人参加的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这里召开 ,场面十分壮观。1928 年初,董朗、颜昌颐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在此胜利会师 ,红场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如今,红场依然保存完好,彭湃烈士铜像在红场中心安放 ,他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守护着这片曾经洒下热血的土地 。“胜利会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 等几组大型雕塑,塑造了彭湃同志领导下的海陆丰三次农民武装起义可歌可泣的战斗形象 ,让人不禁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肃然起敬 。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中国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海陆丰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此诞生 ,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1961 年 3 月 4 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这里成为了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革命精神的熏陶 。
彭湃故居,坐落在汕尾市海丰县中风景秀丽的龙津河东面的海城镇桥东社 ,坐北向南,面临龙津河 ,始建于清末 。这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龙津河畔,诉说着彭湃烈士波澜壮阔的一生 。它不仅是彭湃烈士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更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
故居主楼两层,面宽三间 12.9 米,进深 10.9 米,风火式山墙,总建筑面积 266 平方米 。前廊仿西式建筑,楼板加铺花砖 ,显得古朴而典雅。楼下中间为堂屋,供有彭湃母亲周凤的遗像 ,让人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与坚韧 。彭湃诞生在左侧房内,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龙津河的潺潺流水,见证了他的成长与梦想 。故居东侧是彭湃的书斋 “得趣书室” ,面宽三间,风火山墙,建筑面积 96 平方米 。1922 年夏,彭湃同志与妻子蔡素屏搬到这里居住,并在这里组织了六人农会小组 ,点燃了海丰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 。此后,这里成为了彭湃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 ,他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探讨革命真理,策划革命行动 ,为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925 年 3 月,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到达海丰后,周恩来同志和革命军的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及加伦将军曾在此住宿,一起研究工作 ,彭湃故居也因此成为了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然而,1925 年 6 月,军阀陈炯明残部重陷海丰城,故居遭焚毁,只遗下墙基 ,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故居虽被摧毁,但彭湃的革命精神却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 。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围墙加以保护 ;1986 年,国家文物局拨款 15 万元按原貌重建,并陈列彭湃烈士生平文物展览 ,让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建筑重新焕发出光彩 ,向人们展示着彭湃烈士的伟大一生 。
彭湃故居门前的龙舌埔旧址,原是一块长方形宽阔坪 。1923 年元旦,成千上万的农民聚集在这里庆祝海丰总农会成立 ,他们满怀希望,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此后许多重要的集会都在这里举行 ,这里成为了农民运动的重要舞台 。1927 年冬,海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在这里举行数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焚烧田契 471088 张,租簿 58027 本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龙舌埔见证了海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的辉煌历程 ,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见证 。
彭湃,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 ,出身地主家庭,却心系广大农民的疾苦 。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于革命事业 ,为农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他焚烧田契,与农民同甘共苦 ,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被毛泽东誉为 “农民运动大王” 。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如今,彭湃故居已成为国家 4A 级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之一 ,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瞻仰参观 。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彭湃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 ,更能感受到他为了理想和信念,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力量 。在故居内,陈列着彭湃烈士的生平文物展览 ,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生动地展现了彭湃烈士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些展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后人的激励和鞭策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
莲花山森林公园,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西北部的莲花山脉间 ,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粤东大地之上 。这里不仅是粤东沿海第一高峰 ,更是一处充满诗意与神秘的人间仙境 。
莲花山山脉主峰海拔 1337.3 米 ,因其峰峦叠嶂,状如九朵展开的莲花般而得名 。其境内山峦连绵起伏,峡谷陡峭幽深,飞瀑泻潭,松林葱翠 ,集 “雄、奇、险、秀、幽” 等特色于一身 ,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莲花山森林公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 。这里森林密布,古木参天,绿树成荫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 ,每一口呼吸都让人感到无比舒畅 ,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公园内生长着罗汉松、白木香、长叶竹柏、土沉香、巴戟天等珍稀植物 ,它们在这里静静地生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据统计,公园内共有野生维管植物 133 科 358 属 549 种 ,其中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有 3 种 ,分别为土沉香、巴戟天和(野生)茶 。此外,莲花山还是一座天然药库,在原次生林带中,生长着近千种中草药材 ,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
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莲花山还有着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 。玉龙喷须、三井回音、龙潭飞瀑等 18 处瀑布,如银练般从山间飞泻而下,气势恢宏,水花飞溅,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如梦如幻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玉龙喷须瀑布 。瀑布从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奔腾而下,水流湍急,如一条银色的巨龙腾空而起,喷吐着白色的水花 ,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而三井回音则以其独特的声学效果而闻名 。当你站在三井旁,大声呼喊时,声音会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绝 ,仿佛是大自然与你进行的一场奇妙对话 。
沿着森林公园的游览路线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行走在画卷之中 。沿途的景点如湘子桥、莲花山十八瀑、如来盘石、花开见佛、仙人洞、天池等依次映入眼帘 ,让人目不暇接 。湘子桥横跨在山涧之上,古朴典雅,桥身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莲花山十八瀑则是由十八个形态各异的瀑布组成,它们或如珍珠般洒落,或如银河般倾泻 ,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如来盘石宛如一尊巨大的佛像盘坐在山间,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花开见佛处,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仿佛是佛祖洒下的鲜花 ,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氛围 。仙人洞深邃幽静,传说中曾有仙人在此修炼 ,洞内的钟乳石奇形怪状,有的像仙女下凡,有的像仙人指路 ,让人浮想联翩 。天池位于山顶,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山峰 ,景色十分迷人 。
在青山绿水之间,还分布着众多名胜庵寺 。重建后的鸡鸣寺、白云寺、莲花庵、金竹庵等宗教人文景观 ,庄严肃穆,香火鼎盛 。这些古刹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 ,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鸡鸣寺原名 “半岭庵” ,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 年) ,后经多次修缮和扩建 ,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 。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缅甸白玉佛像 ,佛像洁白无瑕,神态慈祥 ,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每到节假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 ,信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祈求平安幸福 ,热闹非凡 。
陆河世外梅园,位于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 ,南与普宁市,西与东坑镇交界 ,是榕江水系主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不仅是中国青梅之乡 ,更是一处被梅花簇拥的世外桃源 。
全村种植青梅超过 10 万亩 ,是粤东地区最大的连片梅园 。每逢大寒前后 ,上万亩梅花争妍怒放 ,清香飘远 ,整个梅园仿佛被白雪覆盖 ,如梦如幻 。走进世外梅园,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这里奇峰幽壑,林木苍劲,怪石嶙峋 ,自然景观独特 。梅园内有巨大寿桃状的石头 ,有像剑痕裂口的大石 ,有缠绕如情侣的两棵大树等 ,样貌奇特,当地还流传着许多与之相关的古老传说和民间故事 ,为这片梅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
沿着梅园的小径漫步 ,仿佛置身于梅花的海洋 。每一条小径深处的梅林都各有特色 ,别有一番韵味 。有的沿路全是梅花 ,一路风景,如诗如画 ;有的沿途经过几个荒废的小山村 ,一座座断壁残垣 ,诉说着往昔的岁月 ;有的别有洞天 ,走到深处 ,空谷幽幽 ,鸟声阵阵 ,水声潺潺 ,仿佛洗涤了自己的心灵 。为了方便游客更好地欣赏这片梅林美景 ,梅园特地修建了赏花栈道 。沿着栈道缓缓前行 ,沿途便可欣赏到风格各异的梅林美景 。有的梅花含苞待放 ,羞涩而含蓄 ;有的梅花则完全绽放 ,热烈而奔放 。微风吹过 ,花瓣轻轻飘落 ,宛如雪花纷飞 ,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冰雪世界 。此时 ,你可以闭上眼睛 ,静静地聆听梅花飘落的声音 ,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
站在高处远眺 ,漫山遍野的梅花与古朴的民居相互映衬 ,构成了一幅 “小桥流水人家” 的美丽画卷 。在这片盛大的花海里 ,十里花溪缤纷绮丽 ,古树森林苍劲葱郁 ,木偶山歌灵趣悠扬 ,山水相映 ,交汇成趣 ,俨然一幅 “梅泉林歌” 的秀丽山水画卷 。除了梅花 ,世外梅园还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岭南乡村文化 。这里的空气清新 ,负氧离子含量丰富 ,是个天然的大氧吧 。罗洞河是榕江水源主要发源地之一 ,河水清澈见底 ,是国家级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村内池塘、溪流清澈 ,区域内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 I 级以上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螺洞村还是一个长寿之村 ,总人口 2000 人左右 ,其中有 80 多位 80 岁以上的长者 ,10 多位 90 岁以上的长者 ,还有 1 位 100 岁的长者 。许多 80 多岁的老人 ,仍在挑担或做其他农活 ,身体非常健康硬朗 。这里的山水神奇 ,森林覆盖率高达 80%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 ,水氧化还原率低、矿物质含量丰富 ,均属微碱性质 ,对中和人体酸性体质十分有利 ,或许这就是罗洞老人长寿的原因之一 。此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洞木偶戏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2015 年 9 月 ,罗洞木偶剧团代表汕尾市受邀参加第三届广东岭南民俗文化节 ,该剧团表演的《狮子滚球》精彩亮相 ,提线狮子活灵活现、熠熠生辉 ,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好评不断 。在这里 ,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体验到独特的乡村生活 。
凤山祖庙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东南方品清湖畔 ,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里不仅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更是全国文明单位、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首届常务理事单位和广东省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凤山祖庙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 年) ,其历史源远流长 。当时,福建渔民漂泊到凤山一带定居,他们带来了心中的保护神 —— 妈祖,并在此建立了凤山妈祖庙 。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汕尾港迎来了蓬勃发展,呈现出 “商旅两集、舟楫如云” 的繁荣景象 。凤山祖庙也于乾隆七年(1742 年)得以扩建 ,规模不断扩大 。此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 ,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1994 年 12 月,凤山祖庙举行重光庆典,正式向全球游客开放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其独特的风采 。1995 年 5 月,凤山祖庙旅游区获批成立 ,成为了一个集旅游、文化、宗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
整个景区面积达 23 万平方米 ,拥有凤山祖庙、天后阁等古建筑群 ,以及凤仪台、妈祖圣迹馆、渔家风情馆、戏剧面谱园、相思园、妈祖文化广场等众多景点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凤山之巅那座高达 16.83 米的妈祖石雕像 ,更是汕尾市区的标志性建筑 。妈祖石雕像由 468 块来自妈祖家乡福建湄洲的优质花岗石雕刻而成 ,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妈祖面容慈祥,目光远眺大海 ,仿佛在庇佑着出海的渔民平安归来 。文学家冰心为石像题写了 “天后圣母” 四个大字 ,更为这座雕像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站在凤仪台上 ,瞻仰妈祖的神采 ,近观古镇的新姿 ,远眺浩瀚的南海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
凤山祖庙俗称凤山妈祖 ,作为福建湄洲妈祖庙的分灵行宫 ,它是粤东盛名的妈祖文化传播中心 ,历代香火鼎盛 。妈祖庙正殿是旅游区的主要建筑 ,也是汕尾港历史沿革的有力佐证 。其始建于明末 ,扩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 年) ,建筑面积 840 平方米 。正殿采用三进二院布局 ,面阔三间 ,风火式山墙 ,硬山顶 ,被称为 “双星抱印,龙虎相护” ,属于正三山传统庙宇建筑 。走进正殿 ,仿佛穿越时空 ,回到了古代 。殿内融合了丰富多彩的岭南建筑艺术 ,嵌瓷、石雕、木雕、泥塑、彩绘等工艺精湛绝伦 ,令人叹为观止 。屋檐门帘、栋梁牌匾、彩绘壁画等无不精雕细琢 ,匠心独具 ,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天后阁建于 1993 年 ,作为妈祖庙后殿 ,左右设有钟、鼓楼 ,前面是善男信女拜祀、祈愿的拜町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 ,就有数以千计的妈祖信众前来虔诚膜拜 ,香火十分旺盛 。天后阁采用潮汕建筑风格的 “重檐插翼歇山型” 石木结构 ,用木材 600 多立方米 ,建筑面积 782 平方米 。其设计精湛 ,规模宏大 ,融古典建筑学和现代建筑工艺于一体 ,藏有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的 “天后阁” 匾和当代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亲笔所书的 “钟楼”“鼓楼” 匾 ,阁内供奉妈祖泥塑巨像、配祀神及二十四司神像 ,并安放有平安塔灯 ,充满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
妈祖圣迹馆是中国首个介绍妈祖生平、传说、圣迹的艺术馆 ,全面展示了妈祖被神话的演绎过程 。妈祖原名林默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 960 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湾一户姓林的人家 。相传她 16 岁时 ,与女伴在园中游玩 ,对着一口古井照妆 ,忽见一手捧铜符的神人在井中出现 ,众女伴都吓跑了 ,只有她迎上去 ,从此 ,她就拥有了灵异本领 。21 岁那年 ,莆田大旱 ,父老乡亲请她求雨 ,她率众祈雨后 ,果然天降甘霖 ,百姓们对她感激不已 。相传莆田西北有二精作怪 ,百姓深受其苦 ,向她求助 ,妈祖施法收服 ,从此妈祖传说中就有了观雨听风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二位神将 。妈祖不仅能医识药 ,对病者求助无不尽心尽力 ,不分贫富贵贱 ,而且还曾 “焚屋引航” :一个夜晚 ,海上掀起风浪 ,有渔人出海未归 ,妈祖点燃了自家的茅屋 ,熊熊大火让遇险的渔船找到了航向 ,渔民平安归来 。妈祖这种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成为了人们信奉妈祖文化的基础之一 。公元 987 年 ,农历九月初九日 ,妈祖辞别家人 ,身着盛装登上湄洲峰 ,不久 ,人们看到山上彩云四合 ,恍闻空中乐声悠扬 ,銮舆翠盖 ,仪仗幢幡纷至 ,簇迎妈祖缓缓升天而去 ,一时间 ,万道霞光渲染海天 ,瑰丽壮观 ,时年妈祖 28 岁 。妈祖的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 ,逐渐被神化 ,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海神 ,庇佑着出海的人们平安归来 。在妈祖圣迹馆 ,你还可以了解到汕尾渔谚、街巷名习俗、姓氏命名习俗、渔民信仰、昔日渔民、汕尾渔港志略、渔家风情、民间传说、汕尾渔歌、渔家婚俗、渔家服饰等等渔家文化 ,从中一窥岭南古朴风情 ,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
每年的元宵节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纪念日 ,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祭祀活动和热闹的庙会 。除了妈祖巡游等传统仪式 ,还有各种民间曲艺表演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产品出售 ,现场热闹非凡 。妈祖巡游时 ,人们抬着妈祖神像 ,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 ,一路上鞭炮齐鸣 ,锣鼓喧天 ,场面十分壮观 。民间曲艺表演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等 ,这些古老的剧种各具特色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装 ,唱念做打 ,精彩纷呈 ,让观众大饱眼福 。手工艺产品有剪纸、木雕、贝雕等 ,件件精美绝伦 ,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玄武山旅游区,位于汕尾市陆丰碣石镇北 ,宛如一颗闪耀在粤东大地的璀璨明珠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里不仅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 ,集宗教、文化、园林、休闲于一体 ,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
景区以其秀丽的滨海城镇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 。这里物华天宝 ,自然风光秀丽 ,绿树成荫 ,碧草如茵 ,奇花异卉 ,四季如春 ,园林景点遍布期间 ,林荫小道曲径通幽 ,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玄武山虽海拔不高 ,但其宗教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 。元山寺作为景区的核心景点 ,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 1127 年) ,至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 ,是一座具有典型潮汕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宫殿群体 。其建筑格局为多组四合院对称式 ,坐北朝南 ,卧岗面海 ,依山递建 ,布局合理 ,结构严谨 。计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厅堂、院落 ,左右庑廊、方丈厅和僧房等建筑 99 间 ,气势恢宏 。寺内保存有大量历史文物 ,其中不乏清代皇帝御赐匾额和民族英雄林则徐、刘永福 ,提督、总兵等题匾多面 ,以及诸多碑刻及寺藏文物 ,这些文物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
元山寺历经风雨洗礼 ,几度修葺 。至清光绪 22 年起 ,例定每十年一度进行维修重光 。由于定期维修 ,保护完好 ,至今仍保留着重斗叠拱 ,雕梁画栋 ,多种木雕、石雕、嵌瓷、花鸟虫鱼 ,千姿百态 ,巧夺天工 。宫殿庙顶 ,高脊飞瓴 ,寺内的各式铜铸、玉雕、陶瓷、泥塑无不形神兼备 ,工艺精湛 ,让人感受到富丽堂皇 ,又肃穆端庄的明、清年代的建筑风貌和工艺珍品 。元山寺内供奉有玄天上帝 ,至今还有 “武当飞来” 的牌匾 ,但寺里同时也供奉释加牟尼、观音菩萨、弥勒等佛像 ,因此兼有释道汇流的特点 ,世所罕见 。这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使得元山寺在宗教界独树一帜 ,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在海外华裔 ,特别是闽南语系的港澳台同胞中 ,元山寺也享有盛誉 ,是一个辐射半径很远的以 “保外乡” 著称的古寺 。
除了元山寺 ,玄武山旅游区还有许多其他著名景点 。福星塔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 年) ,原为福星亭 ,清嘉庆年间改福星亭建文昌阁 ,同治四年(1865 年)又改建为石塔 ,故名福星塔 。1981 年复建后的福星塔 ,全塔由 5334 块不同规格的优质石料(1092 立方米、重 2732 吨)垒筑而成 。塔基直径 17.6 米 ,通高 18.6 米 ,游人可登高远眺浩瀚南海 ,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 。福星塔自古为船舶进入碣石港的导航标志 ,起着 “佛灯引明” 的作用 ,“碣台观海” 更是被列为陆丰八景之一 。古戏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1986 年重建 ,造型古朴 ,气势雄伟 。各种木雕石刻 ,人物花鸟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是一座工艺精致的明代建筑 。这里曾上演过汕尾市海陆丰正字戏《三国演义》等连本大戏 ,每年从农历三月初开始连演一个多月 ,农历九月初又再连演 。如今每到正月 ,都会有广东潮剧院排演的大戏在此上演数日 ,好戏连台 ,吸引了众多戏迷前来观看 ,人们都会搭起蓬布 ,风雨无阻 ,盛况空前 。南山门(牌坊)建于 1996 年 ,为四柱三间五楼石牌坊 ,通高 15.8 米 ,面阔 22.3 米 ,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透雕龙柱石牌坊之一 。牌坊正面石匾 “玄武山” 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 ;背面石匾 “灵光万丈” 为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新成题 ,字体苍劲有力 ,为牌坊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典雅 。
此外 ,玄武山还有许多奇岩异石和摩崖石刻 ,如 “山不在高”“三台保障”“麒麟石”“起龙岩”“龙门石”“龟蛇石” 等 ,它们形态各异 ,有的如猛兽 ,有的似仙人 ,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其中 ,麒麟石形态雄伟、峻秀 ,俨然麒麟昂首观海 ,石东侧有 “山不在高” 摩崖石刻 ,与麒麟石相得益彰 ,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龙门石位于起龙岩前 ,经广东省 756 地质队鉴证为 :该岩石于早白垩世燕山第四期侵入形成 ,据铷锶法同位素测定 ,距今已约一亿多年 ,它见证了地球的沧桑巨变 ,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三台保障” 碑记则是明万历十年(1582)巡道郑谦山、参戎成雨泉、分巡兵备道姚龙在玄武山共商抗倭大计时同撰并立 ,它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让后人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
玄武山旅游区自修复开放至今已三十多年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 ,景区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扩征土地、扩大项目、拓展旅游文化建设、高效服务等相关举措 ,实现了景区规模、配套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效益全面持续增长 。如今的玄武山 ,“美在历史悠久 ,美在文化厚重”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成为了粤东地区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 。
遮浪半岛,宛如一颗隐匿在汕尾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地处汕尾市区以东 18 公里处 ,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 ,素有 “粤东麒麟角” 之称 。这座狭长的半岛,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将红海湾与碣石湾隔开 ,也造就了它 “一边波涛汹涌,一边风平浪静” 的奇特景观 。
这里的自然风光原始而纯粹 ,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山、海、湖、岬角风光旖旎 ,每一处景色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沿着蜿蜒的海岸线漫步 ,脚下是柔软细腻的沙滩 ,沙质金黄,触感轻软细柔 ,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就的地毯 。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 ,发出悦耳的声音 ,那声音如同天籁之音 ,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远处 ,一望无际的大海与蓝天相接 ,水天一线 ,分不清哪里是海 ,哪里是天 。阳光洒在海面上 ,波光粼粼 ,仿佛无数颗钻石在闪耀 。
半岛上的礁石也是一大特色 ,它们形态各异 ,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 ,有的像温顺可爱的绵羊 ,有的像威武霸气的狮子 ,每一块礁石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这些礁石与海浪相互映衬 ,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站在礁石上 ,迎着海风 ,俯瞰着大海 ,感受着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遮浪半岛还是一个绝佳的摄影胜地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随便一拍都是大片 。无论是日出日落时分 ,还是蓝天白云之下 ,遮浪半岛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 ,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 ,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金黄色 ,如梦如幻 ;当夕阳西下 ,余晖将天空和大海染成了橙红色 ,与半岛上的礁石和沙滩相互映衬 ,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 ,美不胜收 。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遮浪半岛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这里有唐公墓、郑祖嬉纪念庙、古炮台、灯塔等古迹 ,它们见证了遮浪半岛的历史变迁 ,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走进这些古迹 ,仿佛穿越时空 ,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
陆河,素有 “温泉之乡” 的美誉 ,这里的温泉资源丰富 ,水质优良 ,水温适宜 ,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温泉疗养胜地 。陆河的温泉水流量大 ,水温可达 42 - 53℃ ,富含 20 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如偏硅酸、锂、锶、硒等 ,这些矿物质对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和预防疾病都有着显著的功效 。
陆河的温泉大多隐匿在山林之间 ,四周绿树成荫 ,空气清新 ,环境十分幽静 。当你踏入温泉区 ,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热气腾腾的温泉池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让人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在这里 ,你可以放下城市的喧嚣与疲惫 ,尽情享受温泉带来的温暖与舒适 。
华发清泉谷温泉便是陆河温泉的代表之一 。它位于汕尾市陆河县上护镇 ,依托区域内拥有的客家文化、青梅之乡、疗养温泉三大天赋资源 ,打造集生态文旅、温泉康养、山谷秘境、悠然畔居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 。这里首创户外田野温泉 ,打造绿野仙踪潮萌主题 IP 山谷林境温泉及水景游乐区 ,设有岩盐浴、游泳池、儿童游乐池等多种户外休闲设施 。当你泡在温泉池中 ,仰望着蓝天和白云 ,耳边传来溪水的潺潺声 ,身心皆会感到无比的放松与舒适 。这种天然的享受 ,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准备的一场盛宴 。
除了华发清泉谷温泉 ,陆河还有许多其他的温泉度假村 ,如螺洞温泉、树洞温泉等 。每个温泉度假村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有的以养生保健为主 ,有的以休闲娱乐为主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温泉度假村 。在陆河泡温泉 ,不仅可以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与健康 ,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如陆河擂茶、河口肠粉、新田牛肉饼等 。这些美食口感鲜美 ,营养丰富 ,让人回味无穷 。同时 ,你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古村落 ,了解陆河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
外部交通:
高铁:汕尾站连接了多条高铁线路,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出发,最快只需 1 - 2 小时就能抵达,十分便捷。
汽车:广东省内各大城市均有长途大巴前往汕尾,广州出发约 3 - 4 小时车程,票价在 100 - 150 元左右。
自驾:沈海高速贯穿汕尾,自驾前往可欣赏沿途风景,还能随时停靠服务区休息。
内部交通:
公交:市内公交线路覆盖主要景点,票价 1 - 2 元,但部分偏远景区车次较少,出行前需查询好运营时间。
出租车 / 网约车:出行方便,起步价 10 元左右,去景区可提前预约,避免等待。
租车:若想自由安排行程,租车是不错的选择,普通经济型轿车每天租金 200 - 300 元。
海鲜盛宴:作为海滨城市,汕尾的海鲜不可错过。二马路美食街汇聚了众多海鲜排档,清蒸石斑鱼肉质鲜嫩,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汁原味,入口即化;椒盐皮皮虾外壳酥脆,虾肉紧实弹牙,咬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还有鲜美无比的海鲜粥,米粒饱满,吸收了海鲜的鲜甜,每一口都令人陶醉。
特色小吃:汕尾薄饼甜咸皆宜,甜薄饼内馅有花生碎、芝麻、白糖等,香甜可口;咸薄饼则是包着豆芽、肉丝、鸡蛋等炒制的馅料,咸香开胃。菜粿外皮软糯,内馅有萝卜、韭菜、虾仁等多种选择,口感丰富。陆河擂茶更是独特,将茶叶、芝麻、花生等放入擂钵捣碎,再冲入开水,搭配炒米、青菜等食用,既能饱腹又有养生功效 。
高端享受:汕尾星河湾酒店,傲居汕尾地标,可俯瞰品清湖美景。酒店拥有苏式园林、室内恒温泳池、网球场等设施,服务一流 。
性价比之选:全季酒店 (汕尾信利广场店),周边美食众多,出行便利。酒店提供智能客控、免费停车、免费洗衣服务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 。
特色民宿:金町湾的一些海景民宿,推窗即见大海,下楼就是沙滩,还能体验赶海乐趣,适合追求浪漫和独特体验的游客 。
汕尾,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宛如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美景 。它的海滨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红色文化令人肃然起敬,山林景色使人陶醉其中 ,人文景观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里,你可以与大海相拥,感受它的辽阔与深邃 ;可以追溯革命岁月,汲取前行的力量 ;可以漫步山林,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还可以品味历史韵味,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 。汕尾,就像一个宝藏,等待着你去挖掘 ,去发现 。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定会给你带来一场难忘的旅行体验 。还等什么呢?收拾行囊,奔赴汕尾 ,去遇见那些美好 ,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回忆吧 !